我們家的小朋友們

From 2015-03-24
顯示具有 布袋戲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布袋戲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1年3月26日 星期六

台灣意象—傳統戲曲布袋戲

Views:
昨天,文建會聘請小西園布袋戲在歸綏街戲曲公園演出,演出的戲目為《斬龍》。
 我大概在開演前10分鐘抵達,當時已經有許多戲迷在等待開棚。


開演前的後場準備情形,一場戲曲的演出成功與否,後場占了非常的重要的因素,三分前場指的是操作布袋戲偶的前場演師,他們的表演只占整體演出效果的三成;而負責演奏配樂的後場樂師,他們的文武場演奏呈現卻能占整體表演的七成。


許王老師的女兒,許娟娟小姐介紹了昨天晚上的主演—洪啟文先生。

洪啟文是許王的第五傳人,也是文建會培養的古典布袋戲「人才培育計畫」培訓三年之前場藝生,他也是「全西園掌中劇團」的團長,自從,許王老師的兩位兒子相繼發生事故之後,許多許王老師的弟子,都陸陸續續回來「小西園」幫忙演出事務。


自從,長子許國良在大陸泉州意外逝世之後,許王老師的身體也漸漸的起了變化。在國內有許多的傳統戲曲劇團,布袋戲不比京劇、豫劇,有國家的贊助,成立國家劇團;在戲曲學院裡更沒有布袋戲科系的成立,台灣偶戲的將來,不知該走向何處

劇中人偶許真君(左方),聶碧雲(右方)。

鑼鼓手—張金土先生。


弦吹手—張耀銘。

頭手弦吹—朱清松,嗩吶手兼主唱,朱清松的嗓音亮亢清亮,能操多項樂器。

小西園布袋戲是屬於北管音樂,北管音樂一般民間稱為「亂彈」,雖然因為學習者不多,演出部份己較為少見,許多廟會、婚喪喜慶中所見熱鬧高亢的音樂陣頭。




舞監—施炎郎。


演出時,前場演出分為—頭手主演、二手助演(兩位);我們可以看到三位前場演師,很賣力地演出。
頭手主演:洪啟文(前一)
二手助演:葉勢宏(前二) 

三手助演:邱建文(前三)


助演幫忙噴煙,增加主角的氣勢。


這袋戲是演出武戲時,偶所要用的兵器。
布袋戲發展出六角棚戲台,又稱作稱彩樓,其在舞台的左右前方各加一個斜面,吸引左右兩側的觀眾,此種六角形舞台設計,雖戲台場寬雖未大幅度增加,卻使得戲台空間及視覺效果更加富變化。


散戲了......,但是代表台灣意象的的布袋戲該走向何處呢......?

目前,戲劇學院的學生、年輕的老師們都轉向學習西方現代戲劇,而台灣的傳統戲曲與中國戲曲有著蛋生雞;雞生蛋分割不開的矛盾關係,但是許多人對台灣傳統戲曲都不是十分的了解,甚至沒有興趣來學習。

戲劇是一種綜合性的藝術,需要透過文學、美術、音樂、舞蹈等各方面的密切配合,因此它比任何其他形式的藝術行事更能反映時代的心聲,更能記載每個社會、不同時代的風貌。當我們到劇場,或是去欣賞民戲的演出;透過一場好的戲劇演出,我們觀眾可以與劇作家溝通,可促使我們走入古代偉人的世界,去領略他們的人生、宇宙所特有的人生觀及其時代的風貌。
一直以來,我都認為學習西方的戲劇理論是件很好的事情,因為,中西方的戲劇比較也正是我目前很努力的學習方向;但是總覺得西瓜總是越來越偏越往大邊的那個方向。


兩岸的戲曲理論是比較缺乏的;但是還是有的,譬如像是—潘之恆表演藝術論分析就是明代戲曲論著大約有曲評劇評、創作理論、評點、曲譜、演唱理論、 表演藝術等六類。


我一直覺得,如果我們不去向我們的祖先學習兩岸之間的傳統戲曲,反而一昧地去學習西方的戲劇,那不就是本末倒置了嗎......?


我送上一首歌,這首歌是我常常在家裡唱的,唱的連我家五家兄弟聽到之後都會跟著一起瘋狂地High起來,希望你也會喜歡...... 。

2011年3月21日 星期一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布袋戲主題知識網網站測試與使用者滿意度」問卷調查

Views:
「布袋戲主題知識網網站測試與使用者滿意度」問卷調查
http://203.71.39.247:81/web1/03/

到今年的12月為止
傳藝中心的專案「布袋戲主題知識網」建置計畫已經進行了三年的時間
12月份也就要對文建會提出期末報告
也代表這個計畫要進入尾聲
文建會要進行驗收的工作了

關於這個專案
文建會投入了許多的金錢
我們「布袋戲主題知識網」團隊
也投入了許多人力及金錢

我們每位專案同仁
為了這項專案工作
好幾次挑燈夜戰到天亮甚至隔天中午
為了就是要完成這項計畫

在這裡有許多
布袋戲演師的演出經驗
圖片
影片
文獻
資料
內容相當的豐富和多元

安德烈在這裡要
懇請大家多多的參觀這個網站
並幫安德烈填寫問卷
告訴我們
缺點在哪裡
或是有不足及錯誤的地方

最重要的是
文建會規定在2007年10月29日午夜12點
我要完成問卷的回收工作
但是目前我還缺100份左右的問卷量
請大家多多幫忙填寫

感激不盡

霹靂布袋戲症候群

Views:
自從跟研究所老師一起建構布袋戲主題知識網這個之後,我慢慢開始有些症狀了!但是,學姐說:「我們還是要加油!」所以,我要更努力的做這份工作!

        如果,你也曾跟我有著一樣的童年回憶;或是,你平常講話就是有下列的症狀……請你常上這個網址http://kn.ncfta.gov.tw/utcPageBox/1.1/main.aspx,並且早晚各上三次,再告訴我這個網站對你來說,好不好用?
        感恩……。
1.當你的口頭禪變成"啊哈"時。
2.當你開車出門時,忍不住會狂笑,並大喊"別人的失敗,就是我的快樂"。
3.在房門掛上"夜不留客"的板子。
4.開始企圖在庭院裡種出白蓮花並搭蓋涼亭。
5.生病時會指定救護車送你到東山平等坡的拂水樓掛號。
6.要求晏定邦親自為你看病。
7.會有攜帶刀劍,拂塵或扇子出門的習慣。
8.塞車時,會忍不住叫出"啊~御劍飛行"。
9.開始留起長髮,並把它染白。
10.開始以"劣者,道友,前輩"等詞自稱或稱呼你周遭的人。
11.晚上不睡覺,爬上屋頂夜觀星象。
12.受刺激打擊時會"嘟……"的一聲,然後吐血。
13.被脅迫時,會情緒激動的說"不可逼我,不可逼我開殺……"。
14.跟人談判時,會弄三條路給人選。
15.做錯事時,會手按心口,連退數步,並說"都是劣者的錯"!
16.跑去一處空地排出個"唯我獨尊"的圖樣。
17.沒事跟朋友組個名為 天,下,第,一,人的組織,並開始撰寫九本假經,然後送給人拿去排九宮圖。

18.沒事跑去密林內玩生存遊戲,並對路過的無辜路人施以三刀六洞之刑。
19.講話開始出現儒教口音。
20.朋友間開始以太尉,太輔,御主"來彼此稱呼。
21.和人見面時要先吟定場詩,並放首主題音樂。
22.出門要帶個電扇放在前面,不停的吹起長髮及衣袖。
23.開始苦思如何完成連貫劍招。
24.變得十分憂愁,不時吟詩作對一番。
25.找人結拜成風雲雨電。
26.找名保鑣隨時隱身保護你。
27.有人要闖入你地盤時,會開始播放淚痕的音樂並優雅的迎擊對手,擊退後還會滴下一滴淒美的眼淚。

28.若是到天亮還是無法擊退敵手,會立刻躲入密林並化身為莫召奴,並說"若是你堅決再戰,那你下一個面對的就是我"。

29.看到哈日的朋友,會立刻拿出黑榜名單,仔細的核對他們的名字是否在上面。
30.上課時會對你朋友說:「其實今天來的你不是真的你,真正的本尊在家裡睡覺,你是一人三化的分身……。

31.開始鑽研易容術,並以化身行走於人群間。
32.開始尋找琴譜,練習千里神彈和玲瓏血音的絕技。
33.將你的通訊錄改成天魔錄。
34.就是要離開了,會說 :「吾身去也 !」或是「告辭!」
35.開始為以後生路尋找朋友或地點……。
36.開始與道友討論天下情勢。
37.開始幻想自己就是武功高強的俠客……。
38.開始找人對弈……。
39.跟人家在講秘密的事要:「如此如此 這般這般……?」
40.被別人玩弄時……被人晃點時……你會滿臉正氣的說:「……為蝦米要欺騙我……你……罪無可赦……!」

41.當你開始用手腳在地上寫毛筆字時……。
42.開始甩頭髮大喊女朋友的名字時……。
43.講話時尾音會加上"吶"時……或不自覺上揚尾音……。
38.你會受不了別人在山上烤肉……然後衝上去叫他們滾,順便喊一聲:一千個宵夜……。
39.你會自己搭一座橋,然後在下雨天的時候跑到那邊想馬子。
40.開始養寵物,像是猴子、蜥蜴、蟾蜍、或是小鳥之類的。
41.女生會開始蒙面,男生則是故做憂鬱,裝酷不說話。
42.常常說自己有多恨,可能是十二恨,或是十三恨……。
43.說話時常常會有回音,不然就是低沉的讓人快要聽不見。
44.習慣在出現時唱首歌打發一下時間。
45.開始搞不清楚對方是男生還是女生。
46.常常皺眉頭,訴說現在的武林局面很混亂。
47.你會去拜養劍樹,求他告訴你這一期的明牌。
48.如果你是男生,你會喜歡把自己裝扮的很漂亮。
49.如果妳是女生,妳會把自己裝的像個小酷哥。
50.常常換造型,或是詐死。
延伸閱讀: http://www.wretch.cc/blog/MarcoCorleno&article_id=19917465

2011年3月20日 星期日

布袋戲

Views:
第一次看布袋戲,是我國小的時候,當時已經進入了電視布袋戲的時期了。

        還記得小學中午放學時,我都會刻意放慢腳步,看看路上哪裡有雜貨店或是哪一戶人的電視放在靠近騎樓下的客廳,可以讓我們看電視。就這樣,通常十五分鐘的路程,我都可以走到一個小時才回到家。

       就這樣一邊看,一邊等到廣告出現了,再趕緊找下一家有電視的人家。不誇張,真的是這樣,當時街上都沒有人,大家都回家看雲州大儒俠史豔文,我跟我的同學也是這樣,只是我們都擠在人家的門口罷了!說真的,當時借我們看史艷文的商家、鄰居們還真是好人,都不會趕我們,還問說:「啊,令是有甲飯無?」,真是可愛。

        其實,我第一個認識的布袋戲角色不是史艷文,而是藏鏡人。藏鏡人可以說是台灣電視布袋戲史上第一位大魔頭,即使在新角色層出不窮的今天,其形象仍是十分鮮明,在許多戲迷心中始終仍佔有一席之地,黃俊雄塑造這個角色可以說相當成功。也因為,他每次出場的定場詩,讓我印象非常深刻。

藏鏡人
脫離三教外,不在五行中,轟動武林,驚動萬教,萬惡的罪魁藏鏡人也!!
 藏鏡人為什麼稱之為藏鏡人?闖盪江湖之初,藏鏡人因緣際會取得一面魔鏡,行走江湖之際,隱身在一道光之後,向敵人發動攻擊。

        藏鏡人雖是黑道大魔頭,但性格獨特,恩怨分明,史艷文雖是他的死對頭,卻也曾是報恩的對象,而藏鏡人固然狠辣、擅使陰謀,但對敵時從不倚多為勝,不使小人技倆。


       藏鏡人亦甚有智慧,對敵時固是威風八面,運籌帷幄時也是氣派非凡,他也不是莽夫,有時候也會忍口氣、退一步,所以藏鏡人一生中雖非無往不利,但始終不至一敗塗地,能夠保住性命。比起金庸筆下幾個最突出的反派人物,諸如歐陽峰、東方不敗和任我行等,藏鏡人毫不遜色,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


雲州大儒俠-史艷文
        史艷文的定場詩有很多,都是要看他遇到怎樣的人,才說出來的。我個人印象最深的是這一句。


回憶迷惘殺戮多,往事情仇待如何,絹寫黑詩無限恨,夙興夜寐枉徒勞。


史艷文自幼偃文習武,尊儒崇道,自六然法師處習得純陽真氣之後,先天的純陽體因而大成,史艷文更將真氣化為掌法,成就揚威武林的純陽掌。史艷文亦擅長劍法,取得龍泉劍之後,更是如魚得水。

        除了武藝高超外,史艷文也通曉卜爻之道,懂得如何避難,化解劫數,能在險惡的武林中明哲保身,後來由黃家第三代所發展出來的新一代主角素還真和紅雲,其行事作風,多少透露著些許史艷文的味道。


        史艷文也經常能夠感化敵人,對於一些「尚可救藥」的歹人,往往會網開一面,為此,史艷文甚至不惜犧,但是對於一些十惡不赦惡棍,手底下卻是毫不留情,殺戮不可謂之不重,這一點與霹靂的要角一頁書亦有些許類似。


        史艷文可以說是七○年代台灣社會忠孝節義的代名詞,其大無畏、知其不可而為之的精神,在現在的觀點來看,似乎顯得愚昧,但事實上,史艷文其實也會用權謀,只是他「算計」的對象都是一些足以顛覆江湖安危或是侵害國家社稷的惡人或組識,而且從來不犧牲朋友親人,為了這些人,他甚至可以不惜生命,這種沒有自我的精神,可以從目前的超人氣角色傲笑紅塵身上,看到些許影子。


        從各種角度來看,史艷文都可以說是個近乎完美無缺的角色,但也是個有血有淚的角色,在現實社會中不太可能會有這樣的人物,但他卻可以化身各種不同類型的角色,以炯異的方式重新出現在觀眾,可以是素還真、紅雲,也可以是一頁書、傲笑紅塵,甚至可以是葉小釵或莫召奴,這種「一人多化」的功夫,足以證明了,史艷文真是台灣布袋戲的代名詞。


荒野金刀獨眼龍
    這個傢伙,基本上是個十足的台客(他的長像,有點像現在的伍佰)。他的口頭禪是:「一流ㄟ」。

刀稱一流人一流,人稱一流刀一流。
  毒眼龍本是壞孩子,年少時無惡不作,欺善怕惡,身陷牢寵後,被判發配充軍,卻在與交趾一役,瞎了一眼,戰亂之中被萬象金光佛所救。

萬象金光佛是佛門得道高僧,將獨眼龍從死亡邊緣拉回來之後,即以無上佛法使其大徹大悟,並傳授一身功夫。改邪歸正的獨眼龍在刀法上尤有心得,萬象金光佛眼見他武功大成,又一心從善,於是授以「達摩金剛榜」,重出江湖執行任務。


「達摩金剛榜」共有一百零八頁,每一頁均有一位十惡不赦之徒的畫像,獨眼龍每一次只能翻開一頁,將惡棍除去後才能翻開下一頁,於是他遵循師命,榜上歹人一一伏法,短短幾天能即名揚江湖。


獨眼龍可說是「雲州大儒俠系列」中最具出場氣勢的角色,每次登場,隨著荒野大鏢客配樂的飛揚,「刀稱一流人一流,人稱一流刀一流」的詩句隨口脫出,很快就有壞人血濺當場,然後流下一句「一流ㄟ」揚長而去,當年不知風靡多少電視機前的觀眾。


就在獨眼龍將「達摩金剛榜」翻到最後一頁時,他很快就領悟到師父的用心,因為在那一頁之上的正是自己的畫像,於是以隨身配刀穿腸破肚,從此絕跡江湖,生死成謎。


在黃俊雄的故事中,獨眼龍再次出場已經又過了好長一段時間,只是這些故事並沒有在電視上播出了。黃俊雄在民國五十九年之前,已經演了十六年的史艷文,其中的內容泰半是沒有在螢光幕前出現過的。


        長大後,我就比較少看布袋戲了,因為布袋戲也逐漸慢慢地沒落了!
        後來,由台灣布袋戲通天教主美譽的黃海岱的孫子黃文擇和黃強華兄弟更進一步自創「霹靂電視台」,我又開始看了霹靂系列的布袋戲。只是,不知道是不是我沒看完還是哪裡出了問題?總覺得霹靂系列中的戲,總是還沒演完又進入下一個單元了,覺得總是沒頭沒尾,沒完沒了的樣子,戲太多了看了反而覺得有點煩。


        很多年過去了,我還是喜歡布袋戲,或許是童年的回憶吧!也有可能是我還懷念當時背著厚重的書包,跟認識的;不認識的同學一起擠在雜貨店門口看史艷文的那段時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