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ews:
在我家附近流浪的霏霏,也從樹叢內跑出來,坐在草地上,享受著好天氣與難得的乾爽。
大約一年前左右,我看見了霏霏,她是在我家附近流浪的米克斯,
兩隻後腳有不良於行的狀況,尤其是右後腳特別嚴重,平時很怕人,發情過一次。
骨瘦如柴的她,在這裡活過了上個冬季,
平時的餵養,也是放下罐頭後,等我走遠了,她才會過來吃。
隨著時間的與時俱進,增加了彼此的熟悉感後,
現在霏霏在街上遇見我,會眼巴巴的望著我,但是還是離我遠遠的距離,看著我。
當我放下罐頭,我離開到一定的距離後,霏霏才會靠近開始吃食物,
彷彿蕭邦的《小狗圓舞曲》音符,兩者間前進與後退,都是在舞步與雙足間的轉度,共同完成的輕盈優雅舞姿。
在最近的幾波寒流中,生活的腳步變得沉重了,
當疾病與貧窮一起壓在身上的時候,貧病交加的冏態,一一顯露在我們的臉上。
就在這個時候,霏霏喘著粗氣,在濕冷的氣溫中朝我走來,我懂這種飢寒交迫,一種整個人都輕飄飄的感覺。
餵養霏霏十個月左右的時間,她總是在令我出其不意的時候出現,可能是不良於行的問題,霏霏總是在方圓500公尺的範圍之內移動著。
至於,為何要叫她霏霏呢?
因為,她雖然三隻腳卻「照哪飛」,想取名叫的話,又覺得太男孩子氣;索性叫「霏霏」比較小嫚兒的感覺,也有惹人憐愛的感覺。
這次,霏霏在餵食時朝著我走過來,在我見機不可失的狀況底下,大手一把抱住霏霏上車。
我怕霏霏會太過於緊張,會跳車,便給她套上頸圈,
從這個角度看過去,蓋過了殘疾的腳,霏霏好漂亮,十足鄰家小嫚兒樣。
我的想法是先就醫,做全面的身體檢查、血檢、拍X光片、看看骨頭的狀況,然後送養。
養一隻殘疾的狗狗,是件不容易的事,
但是我自己也思考過了,因為殘疾的狗狗更不適合,在外面長久過著流浪的生活。
各種可能的交通意外、食物、低溫,與狗群之間的相處,每一項都是很大的考驗與困難,
所以我決定把霏霏帶回家,雖然現在家裡的狗狗已經很多了。
上頭有好多小朋友們,在冬陽中等待著漫長又濕冷的冬天結束。
雖然這個草地,沒有外頭來的廣闊,
但是這裡有自由與安全,有得以溫飽的三餐,應該會比外面的生活還要來的好些。
下回我在跟大家說說,霏霏檢驗後的身體狀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